时间:2022-11-19 02:41:01 | 浏览:574
徒步登山各有各法,不过要走得舒服,无伤无痛,有时不妨汲取前人经验,介绍下轻松登山法,将登山动作系统化解释。
轻松登山法又称效能登山法,目的是希望在户外登山过程减低消耗能量,万一发生意外,都可以作出应变,从而使登山活动变得更轻松舒服。
1. 运动前热身
踏上旅途之前,先做低强度运动,如舒展或拉筋动作,唤醒肌肉及心肺功能,加速氧气和醣类的输送,让肌肉能制造所需的能量。热身亦可以增加肌肉、肌腱及靭带的延展性及弹性,避免拉伤及令伸展动作更灵活,减少和避免运动伤害。
2. 调整呼吸节奏
呼吸是登山技巧一部分。当走上陡峭斜坡时,可以减慢步伐,调节呼吸,将呼吸的频率放慢,增加呼吸嘅深度。呼吸可以同步伐互相协调,如两步一呼吸,也就是一步呼,一步吸,如果这样就是喘不过气,可以试着轻松一步一呼吸,甚至一步二呼吸,这个方法的重点在于让呼吸的节奏配合脚步的节奏,只要找出适合自己的节奏,就会越走越舒服,也越轻松。
3. 定时补充水份
人体一旦缺少水便会感到疲劳,体温升高,身体机能出现异常而引起虚脱;血液中缺少水分会使血液变浓、流量减慢,使氧气供应不足,心跳加快,因此加重心脏负担。不要感到身体缺水才饮水,应定时定候补充水份,就算不感到口渴,也应隔十五分钟左右喝一两口水,以补充排汗而失去的水份。
4. 减轻负重
多一分负重,多一分劳累,少一分快乐。所以由收拾行装,以至购买装备时,都要选多用途,既轻且小的装备。
5. 善用登山杖
登山杖是用手来分担脚部的压力,减轻脚部的负担。如果背上一个二十斤的背包,双脚也增加二十斤的压力。但若使用登山杖,让你双脚更接近不负背包的压力,减少负担。使用时应将登山杖长度调节至手肘九十度,使肌肉处在放松状态,减轻手肘的疲累。
6. 选鞋要认真
穿上合适的登山鞋,以应付凹凸多变的地面,保护足踝 (鞋帮高度必定要高于足踝)。鞋帮必须绑紧,令脚趾与鞋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下坡时脚趾与鞋头碰撞,令脚趾瘀伤。鞋底要有深坑,鞋筒内要柔软。此外,行山时应穿两双袜子,在内的较薄及紧,防止皮肤与鞋筒磨擦;在外的较厚,减少磨擦及衝击力。
7. 让骨架支持重量
在登山时,应站立在平整而没有斜度的地方,将身体挺直,让身体及背负的重量交与骨架支撑,让小腿及大腿肌肉得以休息。在行走时,当踏出每一步前,应将支撑重量的那一条腿挺直,让腿部肌肉有短暂的休息,轮流交替。
8. 小步走
肌肉的收放需要能量,屈伸的动作越大所需的能量也越多,疲累感也增多。因此在登山过程中每跨出一步都不应太大、太高,否则每一步都用上大部分能量在大腿及小腿的肌肉上,使肌肉屈伸的运动时间延长,疲累自然增加。
喜欢的朋友就来订阅买户外(微信公众号:maihuwaicom),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封面新闻记者 刘建 王越欣 图据四川省登协近日,28岁山东籍登山者惠某在四川田海子山失踪一事受到关注。前方救援队经过搜查,分析惠某很有可能在登山途中遇到雪崩,初步判断几乎无生还可能。出于安全考虑,救援队已撤回成都。5月26日,封面新闻从知情
#登山##惠州登山##莲花山##大南山##白云嶂登山攻略#这是我们的第 287 篇旅居度假分享我曾在童年的记忆里追寻一座故乡的山山上有童年的纯真,也有夏日的蝉鸣我曾以为儿时登山的岁月早已消逝直到我遇见了惠州的那些山#莲 花 山 LIAN H
人们登山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以生命和肢体为代价去登顶一座巨峰的最好理由,就是乔治·马洛里的那句名言“因为山就在那儿”。在不可言喻的追求过程中,登山者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去实现更高、更难、更美的攀登。因此,他们的壮举使那么多人着迷,也就不足为奇。
《登山及攀登技巧,掌握了,登山如履平地》摄影/文字编纂 阳光脚步爬山技巧上山:上体放松并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可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下山:上体正直或稍后仰
近日尽管已经立冬但秦岭的秋景依然美如画似乎更加艳丽多姿成了五彩斑斓的调色盘落叶堆积成了一条条彩色的地毯一众景区一直热度不减深受游客喜爱王琦 摄但在欣赏秦岭美景的同时景区也发生游客垃圾随手扔不顾警示标志登山等不文明、不安全行为所以在此提醒大家
中新网黄山11月12日电 (刘浩 罗桥)12日,第十八届中国黄山登山大会暨2022黄山打卡登山挑战赛开幕式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举行,本届登山大会旨在推进黄山旅游、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增强全民强身健体意识。上午9时,登山大会正式开幕,“中国好人
当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成功举办20周年之际,2021第十九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在拉萨开幕。本届大会包括洛堆峰全国滑雪登山邀请赛、冰雪运动文化展暨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文化展等活动。10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登山
秋季天高云淡,气候适宜是登高望远,开展户外活动的好时节登山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不过在自然环境中也要结合自身健康状况了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保护好膝关节就很重要哦!秋季登山的正确打开方式→一、登山前制订科学的登山计划根据身体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记者专访,他为登山队员们不畏艰辛、永不放弃的登山精神喝彩,更为登山运动和我国高程测量科考工作的紧密结合而骄傲。曾于1988年登顶珠峰的李致新指出
富士山富士山矗立在东京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也是日本的象征。这座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5.63米)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就像明信片上的风景画一样迷人。天厢根是最理想的观看富士山的地方,天气晴朗的日子,尤其是冬季,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
【登山时要掌握技巧】上山时,身体要根据山体坡度略向前倾,前脚掌先着地。下山时,身体要略向后仰,后脚跟先着地。如果下山的路是台阶,注意不要快跑,避免加重对膝关节的磨损。呼吸一定要配合登山的节奏,根据自身和坡度的情况,可以采用一步一呼吸的方法。
其实,除了经常行山锻炼以外,你离大神可能就只缺一些训练技巧......掌握提升登山能力的“密钥”在登山时,我们总是称赞有的山友很能走,甚至是走上一整天,他们也毫不费力。这样很能走的山友,秘诀并不在于身材高大威猛,而是在于他们心肺好、肌肉强。
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徒步、登山、穿越、探险等户外活动也增多了。不同的户外活动,很难有一个全面的指南,今天,在这里总结了36条基本的户外知识、经验与技巧,希望每个人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都能安全快乐。户外36条经验与技巧:1、每一次出行,都应符
徒步登山各有各法,不过要走得舒服,无伤无痛,有时不妨汲取前人经验,介绍下轻松登山法,将登山动作系统化解释。轻松登山法又称效能登山法,目的是希望在户外登山过程减低消耗能量,万一发生意外,都可以作出应变,从而使登山活动变得更轻松舒服。1. 运动
郭川曾说过:“走不到的地方叫远方,回得去的地方是故乡”户外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走出去,走回来如果想要安全回来,那么掌握出充足的户外知识十分重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干货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篇超级牛的干货史上最全的徒步登山干货大集锦一、知道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