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9 01:59:19 | 浏览:274
1
在云南省德钦县境内,有一座“梅里雪山”至今无人登顶
相传,凡是攀登此山的人绝对会遇到“离奇”的事情。
1991年1月3日,5100米高的半山腰上出现了一个简陋的营地,17名登山者就被困在了这里。
他们可不是普通的登山爱好者,而是中日登山队的“老手”,他们受到多方的支持,准备成为第一批登上梅里雪山的人。
然而当晚,一团黑压压的云飘在山头,大雪几乎淹没了帐篷的三分之二。
到了9点,担任中方队长的宋志义看着雪越下越大,就联系了山下大本营的人。
“雪很大,我们几乎看不见了。”
“马上进行清雪!”接听报话机的人立刻做出回应。
据大本营的人说,那晚谁都没有听见雪崩的声音、也没有发现异常,一切都安静的不像样子。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成了他们最后的对话。17名登山者在距离顶峰不远处突然离奇失踪了......
众多救援队在附近寻找了20多天也没有发现一丝痕迹。
此事发生后,梅里雪山的“诡异”显得越发真实,难不成17名登山者真的人间蒸发了?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否还活着呢?
直到7年过后,有人在山下发现一堆不明物体,才逐渐揭开了事情的真相。
其中一个日记本中记录了登山者们遇难前的过程,句句话都令人匪夷所思。
2
时间来到1998年7月18日,那天有3名明永村的村民像往常一样去梅里雪山下放牧,可走着走着却发现不远处的冰川上散落着一些“不明物体”。
他们本以为看错了,谁知走过去一瞧,差点吓晕过去。
只见地上到处都是衣服碎屑,还有一个停在10点43分的表、以及一只停在4900米的海拔表,在这些杂物之间,夹杂着铮铮白骨。
“看起来不像是动物的骨骼,难不成是人的?有人在这里遇难了吗?”
村民们吓得大气不敢喘,赶忙叫来了村长,不久后,县里的相关部门也派人赶到了现场。
经过鉴证,这些“不明物体”正是7年前梅里雪山山难遇难者的。
17名中日登山队员的家属通过零星的遗物,确认了5名登山者的身份,可是还有7人没有找到白骨。
“他们是否还活着,所以才没找到他们的尸骨?”
为了早日有个结果,相关人员将所有遗物整理到了一起,加起来差不多有20袋。
其中有个日记本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当翻开那一页页潦草的字迹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拽入了恐惧的漩涡。
日记中大概是这样说的:
“12月28日,我看见帐篷外有人影,这里的信号很差,我还经常幻听,我听到了女人和婴儿的哭声......”
梅里雪山虽说没有喜马拉雅山高,但它的攀登难度不可估量,女人和婴儿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山上呢?
或许就是幻听了吧,这是你我都能想到的答案,可下面的记录又怎么解释呢?
“我们的女队员突然高烧不止,嘴里念叨着:快来了,趁有时间,快回家。跟她说话好像又听不见。”
1月3日,登山者遇难的当天,日记中写道:
“我错了!我们都错了!来不及了!这里被黑暗笼罩,我还不想死,救救我们吧!”
从字迹来看,写日记的人每次落笔时都很慌张,尤其是1月3日的最后一条,所有的字都是“拧”在一起的。
看到这里,一位队员的家属突然着急的说道:“1月3日下午,孩子突然在家边哭边闹,说他爸被雪埋了,我感觉有一个力量把所有的信息都联系在了一起!”
就在大家惊慌失措的时候,一位村民讲述了一个关于梅里雪山的传说,所有的线索仿佛都成了无解的秘密。
在当地,藏民很少知道梅里雪山,大家都称它为“卡瓦格博”。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就是守护人们的“神山”。
有时候,人们称呼卡瓦格博之前,通常会先说一句“阿尼”,“阿尼”在藏语中是“爷爷”的意思,这足以看出他们对神山的重视。
有藏民说,神山是不可以乱爬的,有缘人去山上,可能会美事成真;若是代罪者上山,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惹怒了卡瓦格博,灵魂就会被他抓去当7年的奴隶,7年过后灵魂才得以安息。
细细想来,距离登山者离奇失踪刚好过去了7年,他们的尸骨就出现在了卡瓦格博附近,难道传说都是真的吗?剩下的7名队员又去了哪里呢?
3
事情还要从1986开始说起,或许只有捋清中日登山队的整个经历,我们才能获得一些头绪。
当时,日本登山运动热火朝天,他们听说了梅里雪山的“威力”后,决定向中国国家委员会提出申请。
中方也提出了相关要求,不得破坏当地的习俗。
一番沟通后,两边便签下了共同攀登梅里雪山的合同,而且还成立了专业的中日登山队。
不过1987-1990年间,登山运动都因各种原因失败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后,中日双方重整旗鼓,筛选了更为专业的人员组成了新的队伍。
这支登山队共17人(中方6人,日方11人),由日本京都大学山岳会和中国登山协会的成员组成,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有8000m以上的攀登经验。
为了登山顺利,日本多家大财团都给予了支持,每个登山人员的设备都是非常先进的。
但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中方负责人之一王富洲,曾多次打电话给科学考察经验丰富的高登义教授,想让他参与本次的天气观察工作。
奈何高登义教授有事在身,只好拒绝了他。
这时日方队长井上治郎主动站出来承担了此工作,他认为自己同样也能观察好天气。
可惜,放到现在来看,井上治郎教授当初可能是说了“大话”。
1990年12月,中日登山队终于向着梅里雪山出发了,当地的藏民见了他们以为是来做科研的,于是热情的献上了哈达和青稞酒。
中日登山队的人员和藏民之间友好相处了一段时间,直到藏民们了解到,他们其实是来攀登卡瓦格博山的之后,一切就都变了。
“我们的生活是神山赐予的,我们的牲畜喝的水都是融化的雪水,你们岂能站在神山的身上?会遭报应的!”
然而,中日登山队的人员并没有听信“迷信之词”,当晚他们在梅里雪山对面的飞来寺中庆祝了一番,还将平安符带到了身上。
将近2万的藏民却在山下双手合十,伏在地上念着咒语诅咒着他们,希望他们承受灾难、登不到顶峰。
12月8日,登山队员顺利在海拔4500米处建立了一号营地。
12月13日,二号营地建立成功,海拔为5300米。
在建立三号营地时,中日双方却有了不同的想法。
日方建议把营地建在靠近山脊的地方,那里离山顶近,山上的天气又不稳定,先以缩短攀登时间为主。
中方则认为这样太危险了,应该离山脊远一点,以稳中求进为主。
15日-20日,双方因为此事耽搁了5天的攀登时间,一番商量后,他们决定取折中的位置,不过离山脊仅有400米的距离。
12月26日,他们来到了5900米处建立了4号营地,然后一口气爬到了6210米,这是梅里雪山攀登史上的最高记录。
中日登山队的队员为此兴奋不已,仿佛胜利已经握在了手中,那晚他们聚在一起喝了点酒聊得分外开心,并计划着在2天后站在梅里雪山的顶峰处。
日方负责人也已经写好了胜利的电报,随时准备发出去。
12月28日,太阳高照、一片晴天,是个登山的好日子。
登山队派出了5人冲刺最后的挑战,下午1点左右,他们就爬到了6470米处,此时离顶峰的垂直高度只有270米的距离了。
可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能见度降到了2米,队员们只好在原地搭起简陋的帐篷等待风雪停止。
晚上10点,雪基本停了,月光格外耀眼,好像照亮了整座梅里雪山。大家趁机赶回3号营地,准备找机会重新登顶。
次日,17名队员聚在一起,商量出了新的计划:明年1月4日一早就出发。
然而自从元旦过后大雪就从未停过,眼看着积雪越来越深,大家的希望也逐渐渺茫了起来......
1月3日晚,便发生了文章开头中的那一幕。
中方队长宋志义联系了山下大本营后,17名登山队员就离奇失踪了。
4
山下大本营的人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了失联情况,来自拉萨、北京、日本京都的救援队纷纷赶到了梅里雪山。
当时救援机在上空盘旋了很久,由于雪还没停,所以什么都看不到。
一支实力强大的青藏登山队一口气爬到了5300米处,在皑皑白雪下,他们只看见了营地的一角。
1月24日,距离17名登山队员失踪已经过去了20多天,在这期间不断有救援队尝试攀登梅里雪山,可迈出一步都无比艰难。
在这么下去,恐怕还会有人陷入危险中,于是相关部门只好停止搜救,对外宣布17名中日登山队员全部遇难。
离奇的是,在救援人员撤离之后,梅里雪山突然雪崩,就像失去神志的猛兽疯狂的吼叫着,它的气浪把1200米外的冷杉林全部摧毁了。
藏民双手合十默默的说道:“遭报应了,卡瓦格博显灵了”。
后来据科学家调查,他们在3号营地处的上空发现了巨大的积雪,在这种坏境下人类生存下来的几率几乎为0。
此次山难的爆发让梅里雪山看起来越发“离奇”,藏民的传说听起来也越发真实。
众多喜欢登山的冒险者纷纷发出申请继续攀登梅里雪山。
人就是这样,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冒险的胜地。
中方考虑到1991年的灾难,首先为日方保留了5年的攀登权,1996年是他们最后的期限,一支登山队也随着踏上了“老路”。
藏民看到他们后,不约而同的躺在了地上:“要想登山,就从我们身上踏过去!”
可最终阻碍他们的,并非藏民而是另有其因。
登山之前,他们来到17名逝者的墓前吊唁了一下,默默发誓一定完成他们登顶的遗愿。
可登顶之后,谁也没想到爬到6250米时突然接到各方发来的警报,说梅里雪山即将有一场特大暴风雨,威力决不低于1991年的那场山难。
有了前车之鉴,登山者们在距离顶峰只有400多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他们整理好装备,用最快的速度返回了山下的大本营。
奇怪的是,他们刚抵达就收到了新的消息“乌云散去,接下来的几天适合登山”。
不知是不是“山神”在作怪,可重新攀登谈何容易?于是199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宣布再也不攀登梅里雪山了。
2001年,德钦县人大常委会考虑到梅里雪山的攀登难度,从此将它命为禁山。
从整个中日登山队所经历的一切来看,或许他们早已无幸生还,至于其他人的尸骨近几年也有了新的发现,目前只有医生清水久信没有任何消息。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认为这场山难有很多解释不清的问题。
5
日记本里的内容看似不止雪崩那么简单。
3号营地的位置就是个“祸患”。
藏民的传说刚好“应验”,7年过后逝者的遗体才被找到、灵魂才得以安息。
曾经拒绝参加天气观察工作的高登义教授,在山难后做了充足的调查,他认为当时天气的变化是完全可以预测的......
无论怎样,山难已经发生了,具体且真实的情况恐怕只有17名登山队员清楚。
我们要从科学角度分析,而并非去揣测传说。
喜欢冒险不是件坏事,但自然的力量是无法估测的,凡事还是以安全为主比较好,你说呢?
封面新闻记者 刘建 王越欣 图据四川省登协近日,28岁山东籍登山者惠某在四川田海子山失踪一事受到关注。前方救援队经过搜查,分析惠某很有可能在登山途中遇到雪崩,初步判断几乎无生还可能。出于安全考虑,救援队已撤回成都。5月26日,封面新闻从知情
#登山##惠州登山##莲花山##大南山##白云嶂登山攻略#这是我们的第 287 篇旅居度假分享我曾在童年的记忆里追寻一座故乡的山山上有童年的纯真,也有夏日的蝉鸣我曾以为儿时登山的岁月早已消逝直到我遇见了惠州的那些山#莲 花 山 LIAN H
人们登山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以生命和肢体为代价去登顶一座巨峰的最好理由,就是乔治·马洛里的那句名言“因为山就在那儿”。在不可言喻的追求过程中,登山者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去实现更高、更难、更美的攀登。因此,他们的壮举使那么多人着迷,也就不足为奇。
《登山及攀登技巧,掌握了,登山如履平地》摄影/文字编纂 阳光脚步爬山技巧上山:上体放松并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可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下山:上体正直或稍后仰
近日尽管已经立冬但秦岭的秋景依然美如画似乎更加艳丽多姿成了五彩斑斓的调色盘落叶堆积成了一条条彩色的地毯一众景区一直热度不减深受游客喜爱王琦 摄但在欣赏秦岭美景的同时景区也发生游客垃圾随手扔不顾警示标志登山等不文明、不安全行为所以在此提醒大家
中新网黄山11月12日电 (刘浩 罗桥)12日,第十八届中国黄山登山大会暨2022黄山打卡登山挑战赛开幕式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举行,本届登山大会旨在推进黄山旅游、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增强全民强身健体意识。上午9时,登山大会正式开幕,“中国好人
当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成功举办20周年之际,2021第十九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在拉萨开幕。本届大会包括洛堆峰全国滑雪登山邀请赛、冰雪运动文化展暨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文化展等活动。10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登山
秋季天高云淡,气候适宜是登高望远,开展户外活动的好时节登山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不过在自然环境中也要结合自身健康状况了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保护好膝关节就很重要哦!秋季登山的正确打开方式→一、登山前制订科学的登山计划根据身体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记者专访,他为登山队员们不畏艰辛、永不放弃的登山精神喝彩,更为登山运动和我国高程测量科考工作的紧密结合而骄傲。曾于1988年登顶珠峰的李致新指出
富士山富士山矗立在东京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也是日本的象征。这座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5.63米)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就像明信片上的风景画一样迷人。天厢根是最理想的观看富士山的地方,天气晴朗的日子,尤其是冬季,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
1在云南省德钦县境内,有一座“梅里雪山”至今无人登顶相传,凡是攀登此山的人绝对会遇到“离奇”的事情。1991年1月3日,5100米高的半山腰上出现了一个简陋的营地,17名登山者就被困在了这里。他们可不是普通的登山爱好者,而是中日登山队的“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11月28日8时20分,讷河市在对省外返回人员主动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初筛阳性人员,闭环转运至齐齐哈尔市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断,经专家组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核酸检测结果,综合研
16日,哈市道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来到辖区四方台道口临江沙滩至长岭湖交口附近,发现很多市民驾驶私家车或房车在此搭起帐篷、升起炉子,正在野餐、烧烤,开始了愉快的烧烤,聚集人员大多不戴口罩,极易发生病毒交叉感染。针对此类现象,执法人员立即
新京报快讯 据白银发布消息,根据疫情防控和道路安全畅通工作需要,现就做好白银市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01继续对全市高速公路各出入口(G6京藏高速白银西、白银东、吴家川、新墩、响泉、王家山、刘寨柯,G2012定武高速景泰、寺滩,G1816乌玛
来源:【江阴日报-江阴网】2022年江阴市急救中心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驾驶员岗位)拟录用人员公示根据澄编外招核〔2022〕6号文件《2022年江阴市急救中心公开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公告》,经考试、体检和考察,江阴市急救中心公开招聘合同制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