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9 01:53:55 | 浏览:723
登山,既可饱览秀色
又可强健身体
对心肺、视力、新陈代谢等都有帮助
好处真的是特别的多!
但登山背后隐藏的隐患也不少
没有专业的装备
没有正确的姿势
都有可能对健康起到相反的效果
每当我们兴冲冲的去登山
却总是累倒在途中
如何正确登山呢?
做好准备
01热身准备
爬山前,要先做点热身运动,把关节活动开,像在平路上走10~20 分钟就很好。
爬山中,求胜心不要太强,一旦觉得身体不舒服,要马上停下来。
02选择合适登山的路线和时间
要选择熟悉的、人比较多的爬山路线。
爬山前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选择在风和日暖的天气进行爬山。登山的最好时间是下午三四点钟;如果选择早上去爬山,最好在太阳出来后。
tips:出发前将自己的行程路线告知家人和能给你提供帮助的朋友,以便不幸发生意外时他们能及时准确为你开展救援工作。
03通讯工具要带全
不要去没有人迹的地方,要保持手机电量充足,在发生意外时方便向外界联系求助。
有条件的可以带一块户外手表,辅助手机使用。
04选择登山鞋、帽子、长衣长裤
登山鞋不仅会减少脚的负担,还能防止滑倒。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就会降低,长袖衣裤和帽子不仅能保暖还能阻挡山上较强的紫外线。
05备好水喝食物
糖类是人体吸收最快的物质,可以很快恢复体力,吃东西前最好先休息一会。补水也很重要,最好多次少饮,每次喝两三口,人体才能有效吸收。
06带好常用药品
带好创可贴、跌打类喷雾剂等外伤用药,以备不时之需。夏季会有蚊虫困扰,驱蚊剂也要常备。
登山做足前期准备后,为了万无一失,我们还应学习一些登山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登山技巧
01学会途中休息
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
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自己或者朋友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
tips: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
02速度要放慢
刚开始登山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有个适应的过程,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
在登山中,也要养成良好习惯,集中精力行走,不要边走边笑,打闹嬉戏,更不能大声歌唱,这样不但分散其他成员的注意力,同时还会无谓地消耗自己的体能。
03饮水有学问
爬山时,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如果途中溪流、湖塘、沟河有水补给,一定要先观察水源污染情况,是否有无人畜活动、是否有动物尸体倒于水旁,有无粪便、毛虫污染,是否发黑发臭。
根据情况,采取沉淀、过滤、离析等方法处理后才饮用。一般情况下最好先用少量水涂擦嘴唇,等过3-5分钟后,嘴唇不发麻发痒、无臭无味才饮用。
04登山姿势要对
1.上山姿势
行走重心在上坡时,应在脚掌前部,身体稍向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可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
2.下山姿势
上体正直或稍后仰,膝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平稳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伤关节或拉伤肌肉。坡度较陡时,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来降低坡度。
3.其他 上下坡时,手部攀拉的石块、树枝、藤条,一定要用手试拉,看看是否能够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动作。经常有队员因为拉的是枯萎腐烂树枝、藤条,跌倒受伤,导致意外。
tips:如果觉得大腿酸痛时,就不要把腿伸得笔直走,以减轻大腿肌肉负担,避免膝关节劳损、击伤,或脚踝劳损、扭伤。
写在最后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登山时,“安全”二字重于一切,所有与户外安全相关的内容都应是本守则的一部分。把户外运动当作锻炼健身,而不是竞赛,你的心态会平和很多。健康第一,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切忌把户外当竞赛,盲目攀比。不挑战自己的极限,去探险,不冒险。适当的放弃行程,安全的撤离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山水和美景永远都在,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户外虽美,风险却无处不在
户外出行不能任性妄为
做好出行前准备
使用正确的登山方法
谨记安全登山守则
才能在领略大自然美景后安全归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新闻记者 刘建 王越欣 图据四川省登协近日,28岁山东籍登山者惠某在四川田海子山失踪一事受到关注。前方救援队经过搜查,分析惠某很有可能在登山途中遇到雪崩,初步判断几乎无生还可能。出于安全考虑,救援队已撤回成都。5月26日,封面新闻从知情
#登山##惠州登山##莲花山##大南山##白云嶂登山攻略#这是我们的第 287 篇旅居度假分享我曾在童年的记忆里追寻一座故乡的山山上有童年的纯真,也有夏日的蝉鸣我曾以为儿时登山的岁月早已消逝直到我遇见了惠州的那些山#莲 花 山 LIAN H
人们登山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以生命和肢体为代价去登顶一座巨峰的最好理由,就是乔治·马洛里的那句名言“因为山就在那儿”。在不可言喻的追求过程中,登山者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去实现更高、更难、更美的攀登。因此,他们的壮举使那么多人着迷,也就不足为奇。
《登山及攀登技巧,掌握了,登山如履平地》摄影/文字编纂 阳光脚步爬山技巧上山:上体放松并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可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下山:上体正直或稍后仰
近日尽管已经立冬但秦岭的秋景依然美如画似乎更加艳丽多姿成了五彩斑斓的调色盘落叶堆积成了一条条彩色的地毯一众景区一直热度不减深受游客喜爱王琦 摄但在欣赏秦岭美景的同时景区也发生游客垃圾随手扔不顾警示标志登山等不文明、不安全行为所以在此提醒大家
中新网黄山11月12日电 (刘浩 罗桥)12日,第十八届中国黄山登山大会暨2022黄山打卡登山挑战赛开幕式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举行,本届登山大会旨在推进黄山旅游、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增强全民强身健体意识。上午9时,登山大会正式开幕,“中国好人
当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成功举办20周年之际,2021第十九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在拉萨开幕。本届大会包括洛堆峰全国滑雪登山邀请赛、冰雪运动文化展暨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文化展等活动。10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登山
秋季天高云淡,气候适宜是登高望远,开展户外活动的好时节登山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不过在自然环境中也要结合自身健康状况了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保护好膝关节就很重要哦!秋季登山的正确打开方式→一、登山前制订科学的登山计划根据身体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记者专访,他为登山队员们不畏艰辛、永不放弃的登山精神喝彩,更为登山运动和我国高程测量科考工作的紧密结合而骄傲。曾于1988年登顶珠峰的李致新指出
富士山富士山矗立在东京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也是日本的象征。这座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5.63米)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就像明信片上的风景画一样迷人。天厢根是最理想的观看富士山的地方,天气晴朗的日子,尤其是冬季,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
澎湃新闻记者 钱成熙9月3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上传来消息,五位游客在攀登克卢切夫斯科伊(Kluchevskoy)火山时不慎从山崖坠落遇难,据户外网站Explorerweb报道,5日又有一名坠落的游客确认死亡,使得此次事故的遇难者人数达到六名
(7月26日,湖南省登山队部分队员在登顶慕士塔格峰后合影。 省登山队供图)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陈普庄 蔡矜宜 7月26日11时46分,随着最后一名队员抵达,“湖南省登山队”的旗帜第一次在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飘扬。 由于天气和体能等原
在万千期待中,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上午11时正式登顶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的“身高”即将迎来历史性更新,其意义非凡。这次珠峰测量登山活动究竟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从专业队员、科研人员到登山爱好者,想要完成登顶的壮举又将面对何
【秋高气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攀登!登山这些常识请收好】涨姿势没有夏日酷暑也不似严冬苦寒,这是登山的好时节。最近,朋友圈里时不时有人晒出登山秋游的打卡记录。登高远望能让人身心舒畅,烦恼一扫而空。不过面对自然环境未知的危险性,攀登者需要结合自身
图为罗静攀登希夏邦马峰。王雪 摄中新网长沙9月29日电(向一鹏 王雪)北京时间9月29日8时30分许,中国民间女性登山者罗静成功登顶海拔8027米的希夏邦马峰,成为首位攀登完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的中国女性。罗静攀登团队当日向记者证实了